花椒天下网(www.huajiaotianxia.com)了解到,清早,正安县庙塘镇茶台村邹村组村民王永忠和往常一样来到花椒种植基地,对采摘后的花椒树进行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日常管护。在他身后,是100余亩的花椒种植基地,三三两两的村民正撸起袖子干得热火朝天。
发展花椒产业前,茶台村以种洋芋、玉米等低效益农作物为主,群众经济收入低。
“以前家里种包谷,几亩地一年下来的收入刚好够‘糊嘴’,没得搞头。前年3月份,我们把土地入股合作社发展花椒,除了每亩每年能拿到退耕还林补助的240块钱外,还能在自己的土地上打工,100块一天,一个月能拿到3000元左右的工资,再加上分红,包包鼓了不少。”按王永忠的话来说,花椒产业增加了农户收入,入股合作社“靠得住”。目前,仅茶台村花椒产业就解决了全村100人以上就业问题。
据了解,庙塘镇是典型的山区农业镇,为有效利用土地资源,调整农村产业结构,该镇坚持党建引领发展农村长效产业和集体经济,巩固脱贫成效,把花椒产业作为致富产业来谋划,引进北京、重庆江津等客商,成立贵州遵麻有限公司,采用“支部+公司+农户”模式发展花椒产业。与此同时,农户流转土地给公司入股,村党支部与公司签订劳务用工协议,使农户土地流转有租金、就近务工有酬金、合作入社有股金,形成农户有收益、村级有积累、企业有效益的“三赢”局面。
花椒产业未见效前5年,政府以退耕还林政策配套给予农户每年每亩240元补助,见效后公司按合同约定标准付给农户土地租金,形成稳定长效的利益联结机制。期间,农户还可以到基地打工增加收入。如今,庙塘镇采取村企联建、土地联营、利益联结“三联”模式,打造花椒产业示范基地500亩,带动全镇发展花椒2万余亩。
(来源:腾讯网) 【原题目:小小花椒树长成“摇钱树”】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