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雨打花椒树,片片青绿缀满山。在贵州省安顺市关岭自治县普利乡的普利村,往年的石头荒山早已换了模样,一棵棵长势喜人的花椒树扎根其中,迎风吐绿,摇曳枝干。
“没想到丢荒几十年的石头山,还能发展产业。”每每提起村里数千亩的花椒种植基地,当地村民总要感叹两句。2018年,普利乡因地制宜,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确定了“半乡花椒半乡茶”的发展目标,在该乡普利村和马马崖村种下了7000亩花椒树。
普利乡以花椒产业作为产业发展的主抓手,在石山坡、荒山坡上大面积种植花椒,不仅能够重新激活丢荒的山地,在产业发展上取得突破,还能有效治理石漠化,获得良好的生态效益。今年,该乡部分花椒将进入初产期,这可把返乡创业的杨成乐坏了。连日来,他积极组织当地群众到基地里剪枝修枝,忙得不可开交。他流转村集体荒山种植了2088亩花椒,至今已投资了400多万元。
“今年投产的花椒大概有1000亩,每亩种植了90棵花椒树,初产每棵树能产3斤优质花椒,年产值预计在150万元左右,明年产业还要翻上一番。”在普利村下普利组的花椒种植基地,杨成给记者算起了花椒产业的收益账。
杨成介绍到,他将筹办花椒加工厂,采购现代化加工机械,进行花椒初加工生产,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
前几年的管护,杨成每年要支出80多万元的工人工资,今年开始多了采摘环节,支出要达上百万元,随着以后产量的逐渐增多,用工需求也会随之加大。龙柏臣说:“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对花椒产业的管护,让生态能够在产业发展中改善,让群众能够在产业发展中获益。
声明:以上文章来源:安顺日报,如涉版权,请通知0537-3163986删除。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