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5日,春日暖阳下,四川达州管村镇的青花椒基地,苗木抽出了新芽。这种嫩芽,是昆虫钟爱的美食。基地内的杀虫灯,可以吸引各种昆虫,利用高压电自动灭虫。这些设备,由当地的农学博士李洪权设置,替代了传统的农药杀虫技术。
管村镇千亩青花椒基地一角
出生于1985年李洪权,是管村镇庞家村走出的第一个博士,所学专业为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2012年博士毕业后,李洪权进入湖北省农科院工作,2017年,李洪权返乡创业,把“下海”积攒到的数百万元全部投了进去——养猪,养鱼,种花椒,还酿酒,这位“不走寻常路”的农学博士,最终回归干起了“老本行”。
经过一段时间考察,他决定投资青花椒产业:“种青花椒,一是有政府扶持,二是劳动力需求大,可以带动更多村民就业。”当年,李洪权拿出自己的积蓄,与村民们一起成立了鼎泰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1200亩土地种上了青花椒。
“我们镇的青花椒现代产业园区,始建于2015年,目前栽植面积1.5万亩,产值9000余万元。”刘治江介绍,在李洪权等一批技术骨干的指导和带领下,目前,该镇已布局了加工区、社会化服务区等功能板块,建成保鲜、烘干、储藏一体化的冷链物流体系和互联电商新零售平台,园区发展目标直指省级现代农业园区。
通过园区推动,达川区成了四川省30个青花椒主要种植区域之一,种植面积达20余万亩,经行政区划调整后,全区20余个乡镇都有青花椒种植。在西部片区的主产区,优势品种有九叶青、藤椒、天知椒等,主要以新型经营主体流转土地进行种植,有19个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青花椒2600亩,从事青花椒种植的新型经营主体及大户达569户。
声明:以上文章来源封面新闻,如涉版权,请通知0537-3163986删除。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