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师,我这花椒,产量不高,您给俺支支招?”“产量不高是管理不到位,冬季修剪没搞好,修剪好了,水肥跟上了,产量自然而然就上去了……”12月15日,宝丰县观音堂林业生态旅游示范区滴水崖村花椒地里热闹非凡,省科技特派员王国选、赵虹棉、石红霞等正耐心细致地给参加花椒培训的种植户传授花椒的栽培、定干、修剪、定型、嫁接等技术。参加培训的花椒种植户们认真听、仔细记,并现场与老师互动交流,答疑解惑。
时值深冬,正是花椒修剪和麦田管理的好时节。当天,应滴水崖村“两委”的邀请,河南省科技特派员、农业科技服务团成员王国选、赵虹棉、石红霞等人,不失时机来到这里,开展花椒修剪嫁接和小麦冬季管理等内容的科技培训服务活动。来自滴水崖、北水峪、罗顶三个村的30多名种植户参加了学习。
张青山是滴水崖村的花椒种植户,由于管理技术跟不上,花椒品种老化,效益一直不高。听了老师们的讲课和现场操作,他高兴地说:“回家后,我要把俺种的笨花椒都改成大红袍,按照师傅教的修剪技术,好好管理,将其推广下去。”
今年以来,滴水崖村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把发展产业作为“巩固脱贫成果,接续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把花椒和中草药作为主导产业,整合各种资源,带领村民大力推进花椒和中草药发展,走出了一条花椒加中草药种植的特色乡村振兴之路。
“下一步,滴水崖村将以产业发展为王,带领全村干群大力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目前,形成规模的有花椒种植400亩,中草药种植200亩。为提高科学种植技术,我们将不定时邀请相关专家对种植户进行现场培训指导,提升单位面积内的花椒品质和产量,增加群众收入,推进乡村振兴。”滴水崖村党支部书记胡旭豪表示。
声明:以上文章来源这里是宝丰,如涉版权,请通知0537-3163986删除。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