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拉长花椒产业链,做足产业富民这篇文章,庙塘镇作为目前贵州种植红花椒规模最大的镇,已建成占地2000平方米的花椒加工厂,并配套完善花椒烘干、筛选及冷冻库房等设施设备。
采收时节,从手不离树的椒农,到满负荷开动的烘干流水线,再到预约花椒订单的电话不断。庙塘镇花椒销售链已基本从本地辐射至遵义、重庆等地,供不应求。庙塘镇工作人员韦旭介绍,今年,全镇花椒经济效益已初见成效,惠及群众2320户10859人,总收入46万余元。
据悉,未来五年,庙塘镇将举全镇之力抓好花椒发展,在“十四五”期间实现2万亩花椒全部见效收益,引进龙头企业从农产品深加工入手,打造以“遵麻”为首的庙塘品牌,提升产品附加值,使经济效益最大化。
花椒产业链带动还远不于此,更成为延伸其他产业链的杠杆,以教良居委会花椒基地为例,还通过“以短养长”模式,还在花椒基地内套种了中药材、大豆、辣椒等矮杆经济作物,在采摘高峰期每天有30余人务工,人均每年可增收6千元以上。
此外,未来五年,为了鼓起群众的“钱袋子”,奋力推进乡村振兴,庙塘镇还将以教良居千亩稻田、40里花椒产业长廊、宝山十万亩原始森林等为基础,打造“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乡村田园旅游小镇。
小小的花椒在餐桌上伴随了我们千年岁月,如今,更为庙塘镇人探寻出一条切实可行的致富之路,既守住了绿水青山,还成为了村民致富的“靠山”。
声明:以上文章来源天眼新闻,如涉版权,请通知0537-3163986删除。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