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今年的花椒收成,重庆江津区先锋镇绣庄村村民周友华难掩笑容:“今年产量高,行情好,9亩花椒地挣了10万块钱。”和周友华一样,江津全区22万户椒农都尝到了甜头。说起花椒的好收成,椒农们最感激的一个人,就是江津区花椒产业协会会长陈秀强。
陈秀强(右三)向椒农传授花椒栽培技术
2005年,陈秀强担任江津花椒产业协会会长以来,带领团队不断创新技术,成功将野花椒与九叶青花椒嫁接,培育出适应高海拔的“紫荆一号”花椒新品种,将花椒种植适应区从海拔600米以下提高到800米以上。椒农们纷纷前来“取经”。陈秀强一边传授技术,一边不断改良、探索、提炼和总结青花椒合理除草、修枝整形、病虫防治、科学用肥等速生丰产栽培管理新技术,不断提高花椒的品质和产量,将花椒投产到挂果的周期从3年缩短至18个月,亩产从300—500斤提高到800—1500斤。
为了推广这些技术成果,陈秀强带领花椒协会专家和技术人员深入基层开办各类技术培训、示范指导512场次,参训人员11万人次。建立28个花椒科普示范基地,发展科技示范户5100户,带动更多农民种植花椒、种好花椒。现在,江津区花椒面积达到57万亩,年产花椒32万吨,年产值突破37亿元。陈秀强先后获得江津区十杰榜样人物、重庆市劳动模范、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带头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声明:以上文章来源新浪财经,如涉版权,请通知0537-3163986删除。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