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椒天下网(www.huajiaotianxia.com)了解到,红花椒种植面积125.9万亩,比不足三成;青花椒(含藤椒)种植面积313.1万亩,占比超过七成一这是 目前全省花椒种植结构。省林业厅根据数据追踪分析,最近10年来,省种植面积在不断扩大,红花椒的占比却逐年下降,甚至在红花椒的传统主产区,也呈面积、产量和占比“三降”趋势。
专家介绍,红花椒迄今已有2000多年种植历史,汉源花椒、茂县花椒等知名度较高的花椒,均为红花椒。但近年来,口感清香、栽植周期短、采摘方便、种植适生区广的青花椒更受市场和种植户的欢迎。青增红减’的趋势可能还会继续。但这会导致种植结构不均衡,降低了整个产业的风险防范能力。”省林业厅副厅长包建华说,目前,全省种植花椒面积超过10万亩的8个县中,有6个以青花椒为主打产品。在新一轮退耕还林、大规模绿化全川建设行动中,不少地方把青花椒作为主要发展的经济树种。"很多 都是刚种下没多久,四川青花椒产能高峰还未到来。”包建华说。
多红纱花椒种植结构为何失衡
“味道适中,不算很麻。”11月20日中午,成都市磨子桥附近的一家火锅店内,江苏籍顾客林茂赞不绝口。
”用的青花椒多。”在西安、济南均开过火锅店的赵林伟解释,红花椒只有面上一层,真正起到调味作用的是沉在下面的青花椒,锅底青花椒(含藤椒)和红花椒的比例超过了3.5:1。
“青多红少”现在已成为麻辣火锅汤底的标配。
消费端的选择,也传导至椒农。种植户们越来越多地种植青花椒。调查显示,全省青花椒种植面积为313万亩左右,其中藤椒有32.1万亩。但这样的种植结构,为产业带来了隐忧。
青花椒何以“完胜”-种植省力 ,市场好卖
青花椒与红花椒是"近亲”。它在川内兴起于上世纪末,主要发源地是凉山州金阳县。不到20年时间,青花椒为何会成为花椒主流?
“好管、成本少、好采收。”提到种植青花椒的原因,凉山州金阳县桃坪乡洛解村村民阿拉木脱口而出。
好管,青花椒的枝株不高,普遍在两米以下,日常管理不用爬高上梯;成本少,青花椒的种植周期不长,种下到首次挂果只要两年;好采收,八成熟即可采收,可以剪代采,即,采摘与树体修枝整形合一,采摘时就将多 余枝条-并剪去。
相较之下,红花椒的劣势很明显: 树冠高大,且必须完全成熟时才能采收,熟透的果子容易掉,只能在树上一粒粒地摘。从种下到初次挂果,往往要4年左右,其间需要投入,"在金阳 , -亩地不投两三千元,是见不到红花椒挂果的。”阿拉木说。
省林业厅产业处调研员秦茂说,青花椒受椒农欢迎,更重要的一个因素是好卖,其麻味素含量偏低,还带有一股清香 ,特别受省外消费者欢迎。赵林伟坦言,如要在外省打开市场,必须以青花椒做汤底的主配料,“大家爱这口 ,莫得法。”
红花椒仍有前途适生区域广,适宜深加工
说青花椒独秀有风险,是“把鸡蛋放进一个篮子里" 的风险。
今年6月的青花椒采收期,青花椒收购价从8元/斤跌至3.6元/斤。即便品质相对较优的藤椒,价格也从16元/斤-度回落至11元/斤。“虽然利润空间还存在 ,但产能过剩的苗头已经出现了。”秦茂说,其他省份的花椒主力同样是青花椒。重庆江津区的青花椒种植面积就有120万亩以上。而红花椒虽然有那些劣势,但其市场需求量不小,且深加工潜力巨大。从全国范围看,四川花椒品质最高、最有竞争力的,仍是红花椒,“- -斤管得到五六十元甚至更高,利润空间更大。”
本月初,省林业厅发布了《四川花椒适生区划》, 首次给出两种花椒的最适宜种植区。
”红花椒的种植区海拔要高些、气候干- -些;青花椒则要低- -些、湿润- -些。我们专[给各地提醒,要讲科学,不要再盲目扩大了。”省林科院相关专家表示,红花椒在四川境内适生区主要为海拔1200-2300米的北亚热带半干燥气候区,青花椒的适生区主要为海拔300-600米的降雨量偏多区域。
“还要建立全省性的花椒市场预警机制和托底机制。”包建华说,青花椒成为四川花椒的主力军是“既成事实”, 加上经济林种植周期较长的现实,当务之急是要逐步构建全省性的市场预测与信息发布机制,并在加工领域发力,”让更多的青 花椒就地消化,能够托底市场价格。包建华还透露,目前,省林业厅正在与保险公司协商,准备开发针对青花椒的新险种。
(来源:花椒网) 【原题目:青花椒独秀红花椒不足三成四川花椒如何成为四川之骄】
|
![]() |
![]() |
![]() |